雷布斯糗大了。
之前在小米公司首次境外發布會上,面對幾千名印度“米粉”的尖叫和掌聲,雷軍閃亮登場。他先是以中國人最熟悉的英文打招呼方式“Hello,How are you?”向印度“米粉”問好(壹讀君實在忍不住想回“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也不知是緊張還是被bely bely熱情的印度粉絲搞暈,隨后脫口而出“I’m very happy to be in China……”全場爆笑。雷軍也笑了。視頻傳到國內,大家都笑了。
我沒有調戲雷總的意思(請不要拒絕給我打錢),只是作為一名經歷過學英語痛苦的有為青年,不禁好奇為什么中國人說英語往往不好聽呢?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印度人說英國話
說中國人英語講得不地道,你聽過印度人講英語嗎。印度好歹曾經是英屬國家,英語水平應該不錯。可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印度人說英國話”。比如他們會把“I'm thirty and my wife is thirty too”(我和我老婆都三十歲了)說成 “I'm dirty and my wife is dirty too”(我和我老婆都不干凈)。
這要從“構成音節的最小單位”——音素說起。就說“thirty”['θ??t?],在英語里,音素[θ]和[e]是一對齒背摩擦音(舌尖輕抵齒背,氣流從舌齒間的縫隙中瀉出,形成摩擦音)。可是印度母語里很少用到這個音。
印度人每當要發[θ]、[e]音時就用齒齦爆破音(發音時舌尖緊貼齒齦,憋住氣,形成阻礙,然后氣流由口腔突然沖破舌尖與上齒齦形成的阻礙,舌尖下降與上齒齦彈開,爆破成音)[t]、[d]取代。所以“thirty”['θ??t?]很容易發成“dirty”['d??t?]。
這只是印度英語和英國英語輔音音素差異的冰山一角。據壹讀君(yiduiread)不完全統計,印度英語和英國英語在輔音發音上的習慣性差異有近20種。
比如,音素[v]是唇齒摩擦音,[w]是雙唇軟顎滑動音,[u]是圓唇元音。簡單來說,這三個輔音在英國英語里不是一個調。可是到了印度人這兒,全混一塊兒了,音素[v]被發成[u]或[w],音素[w]發成[u]。所以“vine”[va?n]]印度人會說成“wine”[wa?n],而真正的“wine”[wa?n]印度人卻讀成[ua?n]。
再比如,印度人常把[f](唇齒摩擦音)發作[p](雙唇閉塞音),于是“food”[fu:d]一不留神就變成了“pud”[p?d]。如果印度人到一家英國餐廳說,“I want some pud(food)”,店主肯定以為他在找茬,聚氨酯分散體(“pud”是“polyurethane dispersion”縮寫,意思是“聚氨酯分散體”)去哪給你找啊。
說了這么多,還沒說印度英語和英國英語最主要的差別——元音音素。學過英語的都知道,英語有20個元音音素,其中12個單元音,8個雙元音。可是印度英語元音音素一共只有17個。不只是數量少,還有好多發音不一樣。所以,印度人想要說上一口英國女王式的英國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口音(英國普通話),只能勤學苦練、自求多福了。
英國英語元音音素
不只是印度,日本人說英語也讓人受不了。有一種說法是,日語的每個音節(也就是每個假名)通常是由一個輔音加一個元音構成的,比如“か”,它是由輔音[k]和元音[a]構成的。
可是在英語里,一個音節由多個輔音構成很常見,比如“script”[skript],由5個輔音和1個元音構成,算一個音節。日本人在念“script”時,習慣性地把它拆成五個音節,即スクリプト[sukuriputo]。再舉個例子,“drama”[?drɑ:m?]日本人念成“都拉馬”,就是一定要把[d][r]分開。
漢語如何影響了英語發音
繞回到印度英語的奇葩發音。雖然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通行的語言有150多種,但是,印度英語卻沒有這么多變種,“本土化”后的印度英語發音相似,甚至有規律可循。這是因為印度大多數語言都有著與梵語和印度官方語言印地語非常相似的音系,受此影響形成的印度英語就比較相似。
也就是說,當我們學習一種新語言時,會受到母語發音的影響。而那些不標準的發音、語調和節奏多數和母語有關。
那么問題來了,漢語把英語怎么著了?
先說語調和節奏。我們知道,在漢語里每個字都有自己的聲調,不同的聲調代表不同的意思。可是到了英語里,語調根本不用來區分詞義,而是表達詞義以外的意思,比如一句OK就能讀出肯定和疑問兩個含義。再加上一句英文中每個單詞的聲調都比較隨意,給了習慣說話抑揚頓挫的中國人巨大的發揮空間。結果,只能是悲劇了。
在節奏上,中英兩國語言不僅不同,還是語言節奏兩大類——音節計時節奏(syllable-timed rhythm)和重音計時節奏(stress-timed rhythm)的典型代表。英語要求每個重讀音節間的時間相等——無論兩個重讀單詞中間夾了幾個單詞。而中文大家都知道的,要求字正腔圓、吐字清楚,所以每個字(即每個音節)占用同樣的時間。可以想見,多數中國人只能說出沒有起伏和節奏感的中國味英語了。
李陽在天安門廣場教"瘋狂英語"的粉絲們訓練英語
上文提到,英語中有12個單元音,5個長元音[i:][a:][?:][u:][?:]和7個短元音[?][e][?][?][?][?][?]。漢語拼音中只有6個單韻母,[a][o][e][i][u][ü]。所以,中國人在發英語的元音時,碰到[?][?][?][?][?][?]就很難發音到位。
因為沒有[?],中國人習慣用[e]來替代,比如把“bag”[b?g]讀成“beg”[beg]。可是[e]和[?]在發音時有很大的不同。[?]要嘴巴張大,舌尖抵下齒,嘴角盡量拉向兩邊,呈扁平行。而[e]是類似“呃”音,嘴形要扁平,舌尖抵下齒,舌前部稍抬起。
除此之外,漢語拼音中的[i]也是個搗亂鬼。漢語里的[i]在英語里卻沒有對應的發音——英語里類似的只有[i:]和[?]。有的時候,中國人習慣用短一點的[i:]來代替英語元音[?],比如把“it”[?t]發成[it]。在中文里,這個音發音靠前寫些,幾乎就是由舌尖帶出——口形很平,舌尖上抬與上顎前部之間形成很窄的縫,讓氣流流過它,而且有明顯的氣流摩擦的感覺,就像我們說“一”的那種感覺。而在英文里,這個聲音的發音部位要稍微后移,把舌尖放下來,與上顎間形成更寬的空間,氣流通過時不產生摩擦效果,發得比漢語拼音更短促。從聽覺效果上,英語中的[?],介于漢語拼音的[i]和[e]二者之間。
相比之下,輔音對中國人來說就簡單多了。發不好的都是方言惹的禍。比如,北方人卷舌音特別重,喜歡用漢語拼音中的[zh][ch][sh][r]代替英語的[d?][t?][?][?]。同樣的道理,南方方言幾乎沒有卷舌音,就習慣用[j][q][x][y]代替英語中的[d?][t?][?][?]。到了[h][f]不分,[n][l]混淆的弗(湖)蘭(南),night變light,好好地“fashion”[?f??n]就變成了[?h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