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第一次到訪牛津,6年前住在大學的邊緣地帶,3年前幸運的以學生的身份回到這里,對牛津城和這所大學的情感也一點點的累積,所以試著回答的這個問題。
牛津大學的概況不必贅述了,google,wiki等都很容易找到,但一般能找到的內容無非是有多少位諾貝爾獎,大主教,國王首相外國首腦等等,但體驗是一種感性的反饋而非客觀的數據,所以在此作一番展開。
牛津的意義:
牛津大學是世界目前現存的第二古老的大學(也有做第三古老,因為巴黎大學在學運中被分解),也是英語世界的第一所大學。特別的是至今無人確切知道大學成立的年份,和絕大多數大學不同,沒有人創造了牛津大學,甚至提出大學的概念,她是社會自然演化的一個結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牛津大學的建立創造了一種叫做大學的社會組織形態,并且不可思議的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存在并發展了上千年。更不可思議的是,在這個千年中,這所大學從經院哲學到經驗哲學再到自然哲學的發展其實也是帶領和見證了人類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再到啟蒙運動和最終進入現代社會的全過程。暫時撇開歷史,現代社會中牛津大學的意義不止在于創造一種技術方法,發明一樣工程設備,牛津的意義在于它代表了西方文明中一些基石性的內容。(下段展開)牛津的環境給人更多探索文明本質的沖動。
SHAPE \* MERGEFORMAT 牛津的固執和改變:
固執的牛津:
固執是很多人對牛津和英國的刻板印象,這是一個非常typical的yes and no answer. 其實英國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國家,紳士文化和足球流氓共存,現代主義的小黃瓜大樓邊上正是千年歷史的倫敦塔,二戰后首先建立了福利國家而撒切爾時代又首先將它毀掉。。。。而牛津也是一個巨大的矛盾體,固執和改變。首先說固執,大學的內核跟中世紀沒有什么不同,古希臘的七藝(septem artesliberales)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以及算術,幾何,天文,音樂,依舊蓬勃發展,只不過名字改成了語言,文學,神學,哲學,歷史學,數學,物理等等而已。隨著學問體系的擴大,基礎性的學問范圍也在擴大,化學,生物,醫學(牛津的醫學研究十分強大),經濟學也在大學內蓬勃發展,但至今大學的學術優勢和資源還是固執的focus在這些代表著西方文明基石的知識上。一次在Oxford Union里聽到霍金的好基友,提出Spinor理論的Sir Roger Penrose說要思考物理和哲學的聯系的話,全世界沒有比牛津更好的地方了。正是這些發不了paper,幫不了ranking,掙不了funding但極為重要的知識領域代表了牛津的意義。牛津的優勢不在于實用技術領域,或者在財會等商科領域(e.g.本科也不提供會計等商科教學)。但很可惜,可能是由于文化的關系,很多代表西方文明根本的學科并不像應用性學科受到國人歡迎,即使在牛津讀哲學是獨一無二的經歷。
改變的牛津:
大學在不變的外表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宗教不再在大學中擁有統治地位,入學時不再需要會拉丁文和希臘文,獲得degree也不再需要國教信仰。特別是近五六十年來工程系,商學院都陸續建立了起來,最近連中國研究也單獨成立研究中心。從紅磚到平板玻璃的新學院圍繞著動輒五六百年的古老學院拔地而起;從19世紀后期第一間女子學院的建立到10年前最后一間女子學院變成男女混合學院等等等等。本科的錄取變得更規范而不像以前一樣隨意了,研究生也愈來愈國際化,大學也日益關注和金融機構以及產業界的聯系,也容許了哈利波特來此取景 : ) 這些變化深刻的改變著牛津,雖然它的外表看起來如同是Magdelen College的鐘樓,Merton College的Quad一樣永遠不會變化。
牛津的學習生活:
導師制:
總的來說牛津的學期很短,一個學期僅八周,一年三個學期。本科課時非常少,專業性非常強。和其他大學不同,牛津的Lecture是不受學生對老師打分影響的。也就是說,Lecturer可以完全按照學術上最佳的方式上課,而不會迎合學生。這樣做優點是對于小部分非常有天賦的學生,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有效的方式學習最多的知識,教授可以拋開syllabus談論很多額外的知識。缺點是對于一般的學生,教授不會受到你關于課程太難而抱怨的壓力。但牛津本科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是tutorial,是一對一或是一對二的教學(聽起來很恐怖有木有!其實真的是很恐怖!)這種教育手段極其昂貴,也消耗了牛津很多很多的資源。優缺點一樣,極有天分的學生能最大程度的享受牛津的教育,對一般的學生一對一教也沒什么太大幫助T.T 正是這種tutorial被視為牛津教育成功的關鍵,也是除了"那所學校"以外獨一無二的。
圖書館:
牛津總共有104個圖書館,大學,下屬各個college,以及學術系都有自己的圖書館。college圖書館主要供本科教學使用,department和大學的研究生使用居多。牛津有很多“老舊”的書,duke humphery's library里的書最新的大概是15世紀的,都是千金難求的孤本善本,所以每本書都綁了警報器(跑遠了~)。同時大學每周都有好幾卡車的新書運到,只是他們可能分布在104個圖書館中的一個或幾個里面,需要時需要通過博德利圖書館的中央索引系統找到,所以來訪者不一定能發現。作為版權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可以要求任何一本英國和愛爾蘭出版的圖書免費呈交一冊收藏,鑒于英國每年的新書出版量和美中相近都為12萬冊以上,所以呈交量十分可觀。另外,如果學院圖書館沒有所需要的書而你又不想跑去很遠的圖書館借的話,可以要求學院單獨給你購買(這個果斷是最愛)。總之700萬冊的藏書量+買書服務可以滿足任何需求。
考試:
牛津的考試一年只有一次,有些專業兩年只有一次,平時既可以隨心所欲的學也可以隨心所欲的玩,完全不必受到課程設置的影響。但是對于沒有好好學的最后的考試也絕對是judgement day。將整個學科揉進一張考卷,考試就需要對學科的完全理解。70+是1st,60-70是2.1,50-60是2.2,有些學科40分有些是30分pass。能考70+都是大學霸,80+大概可稱之為學神了罷。霍金在牛津物理系考了69分T.T 當然前幾年也有個波蘭裔大神連續三年考出90+神一樣的分數,毫無疑問他現在留校做關于superstring theory的D.Phil。
<img SHAPE \* MERGEFORMAT 牛津不只是一所大學,更是一種文化:
文化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非常虛幻的概念,大家都在談文化,但如果將文化看作是生活方式的延續的話,那作為學生感受到的牛津的文化是特別的。入學典禮,吃飯,考試需要系上白領結,深色西裝,黑皮鞋和學袍。晚宴時,燭光搖曳在幾百年歷史的Formal Hall中,墻上掛著幾百年來和學院有關的最有成就的人的畫像(e.g. Jesus College正中掛著的正是伊麗莎白一世最著名的那幅肖像)。開心時或許多飲幾支香檳,抑郁時也會灌下幾瓶紅酒,晚宴完畢,或是去pub再尋醉一番,或是回到宿舍趕完半夜12點的deadline,這些都不失是人生不可多得體驗。大學并不追求情調,但生活在這里又避不開它。曾經一個美妙的星期天下午,手邊泡著一杯twinnings的伯爵茶和幾片消化餅,看到古老的庭院里的櫻花樹盛開,復習著有趣而無用的Cosmology的Notes,可能人生最奢侈的事情也就不過如此了罷。當然這里除了是適合靜心思考的地方,也可能是最適合徹夜尋醉的地方。牛津的文化還蘊藏在St Gile大街邊不起眼的pub中托爾金寫就的魔戒中,科學史博物館的地下室中掛著愛因斯坦在牛津推導宇宙尺寸的小黑板上,Christ Church里有著愛麗絲漫游仙境里經常出現的小綠門里。牛津代表的文化里,嚴謹和魔幻,古典和現代,保守和癲狂就如同這里古老教堂鐘樓的鐘聲和晚上街邊Disco的音樂奇妙的共存著,就如同這里的學神學霸和我們也奇妙的共存著。這就是牛津的世界。
SHAPE \* MERGEFORMAT 如果你來牛津,congratulations!這會是一段難忘甚至可說是獨一無二的經歷。當然如果你考取的是劍橋,千萬不要灰心!
王爾德曾經也告訴他一個去劍橋就學的朋友:恭喜你!劍橋正是我知道的全世界最好的牛津預備學校 :)(It's clearly anEnglish joke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