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h辣文肉各种姿势h/久草免费福利视频/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 - 成人看黄色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其他欄目>最新資訊

最新資訊

留學筆記 | 我在美國這一年都學了些什么?

在美國學了些什么?

按:我寫的僅僅是在美國教育學院的情況。它和法學院醫學院一樣,屬于職業學院,所以學生大多有三個特點:年齡偏大(很多已有小孩)、有碩士學位、有幾年到十幾年不等的教師經歷。我寫到的“問題意識”,以及由此而來的讀書和研究的關系,只能在這個背景里去理解。


最近疲于寫正經文章,怠于謅八卦日志。碎碎念的欲望一停,再想恢復就很困難,所以很久沒有更新了。這段時間有一些想出國的朋友問我,在美國這一年究竟學到了什么。我想了半天,發現很難系統化地說些什么,只能零零碎碎地寫一些我的雜亂感受。


1、在美國的第一年,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讀文獻了,每周幾百頁地讀。


這僅僅是一個普通量,人類學那邊每周上千頁才算是正常。當這種閱讀從課程任務的層面上升到生活常態的層面,對我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學會和自己相處。


這看似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是這樣的:當我日復一日地靜坐著看書的時候,只有三樣東西存在著——我所在的房間(包括手邊的茶),我自己,和我正在看的這篇東西的作者。久而久之,環境和文獻都會隱去,獨剩我自己凸顯出來——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在不停地討論問題:你怎么看這個觀點?這有道理么?你之前怎么沒想到這個?它是怎么做到的?你能做出一樣的來么?諸如此類。這一年的閱讀,最有趣的收獲其實是“旁聽”這樣的對話。


2、閱讀還給了我什么呢?


說實話,這些文獻本身的價值也不過如此。從學科進展的角度,它們當然是經典的東西,每一篇都是其領域的重要作品,每一篇都把相關研究往前推進了一點點。但歸根結底,它們都是一些結構不良的事實,有的告訴你“這種教學策略比那種好,但也不一定”,有的告訴你“這類孩子比那類孩子更適合用這種形式的課程,但也不一定”,云云。戰爭般的十周(即一個學期)推過去,假一放,大部分的事實也就忘掉了。


更要命的是,美國的教育研究界(至少是教育心理學界)給我的感覺是,意見(idea)多,洞見(insight)少。對方法(程序)的重視遠遠大于對觀點本身意義的重視。杜威時代的那種縱橫捭闔基本上看不到了,更別說去和歐洲的一些學術傳統相比了。幾百頁幾百頁讀下來,大部分都是細小的碎片,很難說究竟“學到”了多少重要的“知識”——簡言之,“不足為外人道也”。



3、那么,這樣隨著課程讀文獻的意義到底在哪里呢?


或者問,它莫非根本就沒有多大意義?就我的體會來說,它的意義其實在于“結識”一個領域:這里面有哪些人,有哪幾本重要的刊物,人在刊物上寫過什么不得不了解的文章,誰在某一年反駁了誰在另一年的某個觀點,引發了某一年某個刊物的某一本特刊(special issue),這些爭論導致了哪幾個主要的流派,這些流派背后的基本立場和方法傾向是什么??一門設計合理、運作成熟的課程所列出的閱讀文獻,可以讓學生隨著一周一周的閱讀,逐漸熟悉這些八卦。


十周跟著讀下來,一個雖粗糙而穩固的框架(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知識框架”)就建立起來了。至于那些文獻里的具體內容,忘掉則罷,記得的內容是要被整合在這個框架里,不會胡亂歸置的。更重要的是,一旦形成這樣的框架,將來的閱讀(課程結束之后)也將循著框架里的脈絡進行,一磚一瓦地構建(嚴格意義上的)“知識框架”,而不會東一勺西一瓢了。時髦點兒說,這就算是有些“共同參與”的感覺了。


4、我所認為的課程閱讀(或更寬泛的“課程學習”)的最大意義,分成一節單獨寫(盡管和上一節有少許重合)。


我聽朋友講過,中國留學生一般都能拿到很漂亮的課程成績,但研究做得不如意的比比皆是。我對這個不全面現象的不全面看法是,我們缺少問題。就教育學院來說,大部分的美國博士生都是三四十歲,一線教師出身,在進博士班之前對課堂有很多領悟和困惑,他們進來就是解惑來的。我所接觸到的中國學生(顯然是以偏概全)卻剛剛離開碩士甚至本科階段,實踐經驗較少。


單在閱歷上,我們就差了火候,遑論批判性思維之類的東西。因此,前兩年的課程學習給我們一段時間和一組機會,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里面的有趣的東西,去描繪一張該領域的“問題地圖”,去把玩其中的兩到三個問題,用課程作業去小試牛刀(哪怕它僅僅只是一份視野短淺的文獻綜述或是一個天馬行空巨額預算的研究計劃)。我導師就曾說過,一個博士生的全部課程(一般會是十五到二十門)的期末作業,應該能凸顯出一個越來越明晰的問題;兩年結束后,這個問題將順理成章地成為博士論文的課題;或者至少,這組作業應該能指向一個未來的選題;倘若不能體現這樣一條軌跡,這兩年的課程學習階段是有缺陷的。


我的美國同學里,有很多都不怎么關心“我在這門課里學得好不好”,而是關心“這門課可以為我的問題貢獻什么”。我們若在進入課程之前沒有預定的問題,就更應該在課程里尋找問題;可惜的是,即使到了博士階段,或許我們仍然被“學業成就”限制了思維。

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