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道,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大馬5所頂尖大學全雙位數上升。馬來西亞5所研究型大學,15所普通型大學,最受華人歡迎的研究型大學是馬大,普通型大學是北大,前者華裔生逾30%,后者40%以上。
文章摘編如下:
大學排名會產生羊群效應。數年前,曾出現華裔生嚴重減少的現象,馬青總團長張盛聞稱,自從政府把5所名列前茅的傳統政府大學改為研究型大學后,出現華裔學生逐年減少的不尋常現象,國大華裔生低于10%。
時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長何國忠說,國大華裔生人數偏低,但馬大、理大及博大華裔生各占31.45%、31.5%及22.39%,進入研究型大學的華裔生平均是33%。另一間少華裔生的研究型大學是工大,有報道指,與國大一樣,一度低于10%。
這2所大學的華裔學生,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維持在約30%,后來降至一度少于10%,問題嚴重。為此,馬華要求當局給予解釋后,情況即獲得改善,華裔學生人數已有所回升,但原因還沒完全找出。
一個普遍的現象是,華裔學生都較保守,群而居之,不習慣主動與友族交流,或許是造成越多與越少華人的大學人數各走極端的原因之一。
近來成為熱議的馬大繼續執國內大學牛耳,QS排名從133上到114,升19位。但升幅最大的是國大,從302到230,上升72位,僅落后第二名的博大一個排名。
張盛聞說,國大華裔生人數數年前下降,近年有所改善,增加至600人左右。
據悉,馬大排名114,政府放眼2020年躋身世界100強。新加坡的大學排名,向來都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南洋理工大學前頭,今年首次出現場逆轉,南洋理工從13上升到11,新加坡國立大學12下降至15。
國大QS排名大幅度攀升,校長形容是全體上下努力的成果。國大上下一心,從5所研究型大學下半段,一躍而上升72個位置到中段,說明只要有決心,任何大學都有進步的可能與空間,更不能忽略的是研究型大學的潛能。
鑒于此,讀大學,羊群效應或崇尚名校固然沒錯,但更應以興趣與志向為重,而遠離家庭也不應是擇校重點,但華裔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是,越少華人的大學越是受到冷待,大學與家庭的路程往往也會是考慮的因素之一。
因此,當申請不到中意的大學科系時,會有學生寧可到私立大學深造的現象。對于貧窮的學生來說,為未來著想,還得以興趣與志向為重,崇尚名校與羊群效應都不該是到大學深造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