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的博士在北京買不起房,那留學黨買得起嗎?
有個同學,出國5年,歸國5年,在北京工作5年后在北京5環也買不起一套房子。然而當年出國還是家里賣了一套房子
無獨有偶,另一個留學黨帶著兩張文憑回到了北京,可是,工作了3年,卻突然發現,連他們東三環的首付都付不起。
有個旅居紐約多年的留學黨說:
過去十年里,北京二手房成交價從0.6萬/平漲到現在4.7萬/平,翻了近8倍。2015年紐約大都會區一季度平均房價為381,166美元,約230萬人民幣?!?nbsp;這個均價只能在北京五環買個房子。而且北京五環開外的生活環境,卻沒法同紐約大都會區相比。
如此看來,無論是國內北漂還是留學海歸,都同樣面臨著高房價的困擾。
根據《2016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的一組數據顯示,“在稅后月收入方面,被調查者的收入范圍集中在5000-10000元區間,占46.9%,僅有26.4%的被調查者第一份工作起薪高于一同進入單位的國內學生。”回國的海歸有六成的人在基礎崗位,不是理想中的高大上。
花了幾十甚至上百萬出國留學,漂洋過海幾年后的回報好像沒有想象中那么高,為什么留學的熱度依然不減,越來越多的人還是堅持選擇出國。
可是,還是有那么多理由讓我們義無反顧的去留學
一方面,教育對很多家庭已經不再是投資而是消費了,或者不在乎收益的投資。畢竟對廣大土豪和高收入中產家庭而言,四年本科那幾十上百萬,不是大數目,說不定還有獎學金。與其擠在高考船上死記硬背把心性都磨鈍了,讓孩子早點出國歷練也挺好的,這也就是所謂開眼界的實際意義。
不管多么富二代天之驕子,出國都得自己做飯,自己學車開車,自己打理各種亂七八糟事,自己超速/酗酒/路上帶大麻就會被警察抓,而且游戲玩太多了會掛科開除的。想想大部分國內本在宿舍里過的是何等荒唐的生活,這里面的差距,真不可以道理計。對那些家庭來說,就這些收益也夠投資的本錢了,何況還可以享受確實比大部分國內本科更優質的教育。人磨練出來了,回國怎么折騰都行,那些家庭也承擔得起。 另一方面,就是有些并沒有那么雄厚財力的家庭在跟風,存在一定的非理性選擇。這些孩子出國以后,真會吃些苦。但是至少有一個好處,國外讀書燒錢狠,孩子出國以后也學會了體諒父母掙錢的艱辛,思考自己前途為自己人生負責任。
國外一切靠自己,不好找工作辦身份,學費生活費通常也不便宜,這些壓力都能讓一個人更早成熟獨立起來,而同樣的壓力,國內讀本科的話,往往是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才體會到,而那時候父母求人托關系給送進穩定事業單位,于是又沒機會獨立歷練了。多少人一輩子就這么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也是中國特色。 最后,中國人多,無論什么事,都會有很多人做的。
其它的精神財富——比如批判性思維、獨立精神、獨立自信意識等等
寫在最后:
房價在漲,我們也在成長,無數的人涌來,又有無數的人離開。北上廣的老百姓依然買不起房,日子還是一天天地踏實過,該奮斗的人們從未懈怠。
也許你可以揣測,假如未曾出國,你這些年的花費足以讓你衣食無憂。但最終要面對的人生還是這樣,畢業,工作,面對競爭,面對房價,人生中的種種困惑,都會如期而至。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那樣,你將絕不是現在的你。
困惑也好,糾結也罷。正如那句話所說,現在的你身上,有你走過的每一條路,讀過的每一本書,愛過的每一個人。留學這件事,在人生中烙下的印記,都是不可磨滅的又珍貴的寶藏。
與生活迎面相遇,就做好曾經的一切被清零的準備,調整好心態,畢竟不管在職場上,還是生活中只有肯努力、會做人才能走得更遠。
不過各位留學生也更要理性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如果在家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出國留學開拓視野,那肯定是好的;但是如果是要傾盡家中所有,賣房賣車,請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