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h辣文肉各种姿势h/久草免费福利视频/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 - 成人看黄色大片

當前位置: 首頁>其他欄目>最新資訊

最新資訊

中國式教育真的來了 英國孩子足夠堅強嗎?

去年,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引起了中西教育方式大討論。片中幾名中國老師被安排在一所英國中學中用中式教育方法授課,學校也根據中國學生的作息時間給孩子們安排了課程表。


中國式教育真的來了 英國孩子足夠堅強嗎?


本報曾持續關注《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紀錄片。

紀錄片中的“試驗”如今成為現實。

英國教育部上周宣布,根據改革計劃,將在全英8000所小學推廣采用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方法。負責改革的國務大臣尼克·吉布稱,這種數學教學方法應該成為英國學校的固定標準。英國教育部回應《京華時報》記者時表示,政府斥資用于相關教學方法的改革,學校目前可自愿申請這一改革計劃并獲得資金支持。

此消息一出,不少人替英國的學生們捏了把汗。

推廣方法

中國式教學取代因材施教

在8000所小學推廣采用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方法,這一數字占到英國小學總數的一半。不僅如此,英國還建立了35所專業數學教學中心,作為普及“中式教育”的平臺。

英國教育部介紹,按照這項新計劃,英國兒童從5歲開始就要進行計算練習,孩子們“必須先通過不斷重復來掌握各個概念,然后再學習其他新的內容”。計算練習除了保障正確率之外,還要不斷加快運算的速度,讓孩子們做到“熟能生巧”。

這與英國原有的教學方式迥然不同。此前英國的教學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小學班級往往根據學生能力分組,每個小組教授不同難度的內容。而按照新方法的要求,大多數班級都將實施整體教學。但按照新計劃的要求,過去“以兒童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被取代,重復練習、板書習題將成為英國小學數學課堂的日常。

除了學生外,英國小學教師也將接受培訓,來適應使用新的教科書,學習如何采用中國式數學教學方法。為保障教學質量,英國每所小學將安排兩名教師受訓,通過專業書籍的學習和實踐,來體會“中國式數學教學辦法”。

“具體的培訓形式不止一種,除了選拔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心接受培訓外,我們還將會繼續實行此前的交換計劃,會邀請中國教師到英國來,也會安排英國教師到中國上海進行學習。”英國教育部新聞官邁克爾對《京華時報》記者說。據介紹,目前,已有140名小學教師接受了相關培訓。

推廣范圍

自愿申請暫不會涉及其他學科

邁克爾表示,英國政府希望在接下來的4年間,通過這4100萬英鎊的資金支持,來鼓勵那些希望采用中式數學教學法的學校有機會這么做,但目前,該項政策主要采取的是自愿原則,而非強制。

據介紹,有意向采用中式教學法的學校,可以向政府申請這筆資金,但具體劃撥數額還要根據學校的師生數量來定。邁克爾表示,由于計劃宣布不久,目前尚不清楚會有多少學校采取實際行動,但教育部門希望最終能夠實現8000所學校這一目標。若推行效果理想,則范圍還將進一步擴大。“我們有足夠的信心,這項計劃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據邁克爾介紹,在正式宣布實施這一計劃之前,英國已有部分學校試行了中式教學法,并且收效不錯,所以此番才會有意擴大試行范圍。

推廣背景

英國學生數學成績退步引擔憂

長期以來,英國學生的數學能力確實令人擔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曾對全球65個國家大約50萬名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科目進行測試。2010年,該組織公布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測試結果顯示,中國上海排名第1,中國香港第4,英國排名20。而2013年的測試結果更是令英國媒體擔憂:中國上海再次居首,中國香港第3,英國則跌出了前20,僅排名第26位。

BBC評論指出,根據OECD的考試結果,英國十幾歲女生的數學能力比上海同年齡段女生的數學能力至少落后大約3年。這種效應在畢業求職上也有所反映,英國工業聯合會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30%的英國企業對畢業生計算能力不滿意,2/3的企業雇主希望學校提高數學和科學教育質量。

2014年,來自45所英國小學的60名教師前往上海進行了學習。同時,59名中國數學教師前往英國的48所小學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交流,并進行了示范教學。

為客觀評估交換效果,英國教育部委托謝菲爾德哈萊姆大學出具了一份《中英數學教師交換計劃研究報告》,對這次交換計劃的實際效果進行評估。報告認為,在參與交流項目的48所英國小學中,大多數學校學生數學成績均得到了顯著提升,且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有較大改善。正是這一報告,給了教育部極大的信心。

邁克爾告訴《京華時報》,目前改革計劃只針對數學,暫不涉及到其他學科,且該計劃主要著眼于教學方式,至于是否會完全按照中國學校的做法,包括嚴格限制學生的作息時間,則由學校自己決定。

鏈接

英國的教育改革之路

英國學校目前的教學方式,與上世紀60年代進行的一場教育改革有關。

1965年至1975年,英國中學教育出現一場“教育大革命”:在全英國普及綜合學校。綜合學校的宗旨是:為所有兒童提供教育機會,而不是采用此前的中學入學考試、在11或12歲時就把兒童分為有前途和沒前途的兩種人。

1965年,工黨政府開始推廣綜合學校。到1975年,在英格蘭,90%的中學均為綜合學校;在蘇格蘭和威爾士,幾乎所有中學都是綜合中學。

按照綜合教育的理念,受教育者無論能力水平高低,無論社會階層,無論貧富,無論信仰和種族,均應享受平等的教育機會。在這種理念下,英國大多數綜合學校采用一種包含個人選擇的統一教學大綱,即教學大綱可以兼容個人選擇,而非強制個人去適應固定教學大綱。

議論仍存

批評人士仍對中式教育存疑

在《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紀錄片中,5位中國老師來到漢普郡的博亨特中學,開辦“中國學校”。在4周內給50名英國中學生上課,然后,讓“中國學校”的學生與“英國學校”的同齡學生一起考試。最終,中國實驗班學生的分數比英國班學生高出10%。

英國教育部推廣中式教學,并不意味著中式教學法在英國得到認可。仍有批評人士認為,這種激進的教學方式只注重讓學生掌握計算公式和方法,卻沒有教給他們如何把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不利于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理解。

事實上,即使是長期親身實踐中式教育的中國教師,態度上也較為謹慎。BBC紀錄片的主角之一、中國教師楊軍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式教學確實更傾向于死記硬背,動手能力差。相對來說,中國學生確實缺少一些創造力。英國學生則個人主義非常嚴重,集體主義精神太差,哪怕是地上的一張紙,如果不是自己掉的都不愿撿起。楊軍也表示,如果自己現在回到學校教書,可能會在兩種方式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英國算術基金會負責人邁克·埃利科克說:“孩子們當然需要掌握數學基本思想,這樣他們才能在此基礎上感受到自信。但他們不用通過練習和重復來實現這一點。事實上,這是建立‘數字感’并用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好的數學教學方法就是正確實現這種平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盡管英國此番決定引進中式教育,但并不意味著中式教育法“戰勝”了英式教育法。英國此次引進中式教育法,只是作為對原有教育模式的一種補充,而非徹底拋棄原有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增加其教學的多樣性,以集中獲得兩種教育模式的優勢。但從根本上來說,中式教育法無法完全取代英國原有的教育模式,因為兩國的文化背景、家庭環境、社會背景等方面有太多不同。

儲朝暉說,兩種教育方法的區別就在于,英國老師更加注重課堂上跟學生的互動,而中式教學主要目標就是要把知識點教給學生,因此這種單向的教學模式,可能會幫助學生更扎實地掌握知識點。

儲朝暉表示,就中國而言,我們也應借此機會考慮增加自身的教學模式多樣性,而不是盲目地認為中式教育就一定比英式的好。

在線咨詢